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具有多元酚结构的一类复杂的酚类次生代谢物,能够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因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多酚类物质合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主要通过调控苯丙烷等代谢途径基因影响多酚类物质的合成。简述了多酚类物质的合成途径,并从光周期、光照强度以及光质三方面总结光照对多酚类物质合成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多酚类物质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调节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环境胁迫的能力。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上游转录调控机制目前已研究得较为清楚,但翻译后修饰研究较少。综述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翻译后修饰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和S-亚硝基化4类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对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和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旨在深化对木质素生物合成调控机理的认知,并为深入理解植物木质素合成的精准时空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和启发。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畜禽基因编辑领域已取得了广泛应用。简述了CRISPR/Cas9技术在猪、牛、羊及禽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了该技术在育种应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该技术在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酶是高效的生物大分子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然而,游离酶活性和稳定性差,重复使用性差。因此,酶常被固定在惰性(不溶性)载体上,以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即酶的固定化。为了提高固定化酶的生物催化效率,人们研究并开发了多种载体。合适的载体材料和固定化方法对于优化固定化酶的性能至关重要。载体材料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化学和热稳定性、反应条件下的不溶性、易于再生和重复使用性以及成本效益等。酶固定化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不仅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率,还可改善食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总结了酶固定化的常见载体,并重点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工业中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普通PCR引物对目的基因扩增的单一特异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疾病检测中的通用性范围,而多重PCR需要避免若干引物对之间二级结构的干扰,应用同样受到一定的限制。简并PCR技术中简并性引物是基于基因保守区域的分析并结合简并碱基而设计,可以检测出高度相似的靶基因,具有高效性、灵敏性、特异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综述了简并PCR技术在临床、食品安全、动植物疫病、寄生虫、水产养殖等领域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简并PCR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细胞表面成分与结构在维持细胞内代谢环境稳定、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促进细胞间通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节或改变细胞表面成分对研究细胞命运具有重要意义。基因工程是目前调节细胞表面成分最常用的技术,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具有转染效率低、存在突变风险等问题,其应用范围仍然有限。相比之下,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多种非基因工程细胞表面修饰技术,具有简便、易操作、适用范围广等优势,为调控细胞生命活动、赋予细胞新的性质和功能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因而其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新药研发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对目前非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期望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新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mRNA疫苗通过传递编码病原体蛋白的遗传信息信使RNA,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mRNA疫苗的优势在于其快速研发、高度针对性以及可通过结构优化提供长效保护,为未来疫苗研发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途径。目前,基于mRNA预防病毒传染病的疫苗已经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感、狂犬病等。总结了mRNA疫苗的研发历程、结构特性以及作用机理,阐述了其在几种特定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mRNA疫苗在应对病毒性传染病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病毒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mRNA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骨代谢、骨丢失等骨骼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尽管骨丢失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治疗骨丢失的有效药物仍有待研发。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在骨丢失相关疾病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综述总结了炎症性、骨质疏松型、失重型等骨丢失的发病机理,重点介绍了氢气在改善炎性和骨质疏松型等骨丢失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上治疗骨丢失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某些化学试剂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或胞内DNA修复途径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以塔宾曲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RISPR/Cas9工具,对其孢子色素合成相关基因fwn进行基因编辑,在转化过程中分别加入8种化学试剂,最后通过统计孢子颜色和抗性基因PCR验证,检测8种化学试剂对塔宾曲霉同源重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零添加对照组相比,在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添加苯菌灵(benomyl)、RS-1、香草醛(vanillin)和氯丙嗪(chlorpromazine),同源重组效率分别达到85.45%、60.90%、59.45%、65.95%,比对照组提高了18.05%、9.35%、7.9%、14.4%;当苯菌灵与其他试剂叠加使用时,同源重组效率进一步提高,最高可达97.92%。因此,化学试剂在原生质体转化中的应用为提高丝状真菌的基因编辑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质粒DNA是最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在基因合成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合成质粒DNA的准确且快速检测,是确保基因组完整性和提高基因合成效率的关键。尽管基于一代DNA的测序方法,其准确性已成为行业标准,但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和检测成本等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促使科学家们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基于生物酶库,开发了DNA建库酶TN5,建立了高通量质粒DNA检测方案——Fast NGS。利用不同长度、不同质量的质粒DNA样本评估了Fast NGS的可行性,并对质粒DNA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最后对比了Fast NGS与Sanger测序的效率。结果表明,DNA建库酶TN5蛋白的纯度和质量符合二代测序要求。Fast NGS适用于3~8 kb基因合成质粒的测序检测,其检测通量高达2 500个·12 h-1,测序成功率超过95%,测序准确性与一代测序相当,并且无明显序列偏好性。Fast NGS实现了质粒DNA的高通量、快速且低成本检测,为基因合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基因组中转座子的插入和剪切都会使插入位点的序列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进而导致表型变异或基因组进化。Mrh/rMrh是玉米Mutator超家族中首个经遗传学鉴定的双元转座子系统,其中仅有非自主性转座子rMrh完成了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通过遗传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比确定Mrh活性系中仅有一个自主性转座子Mrh调控报告基因a1位点的rMrh发生转座。为了明确rMrh转座子在玉米体细胞中的转座剪切修复对宿主a1基因功能的影响,以及分处两个遗传位点的自主性Mrh转座子对同一a1位点rMrh剪切转座后序列修复类型的影响,对转座修复位点的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分子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rMrh在玉米体细胞中a1位点转座后产生两种足迹类型,一种是精确修复,另一种是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erminal inverted repeat,TIR)残留。同时,在不同遗传位点的自主性转座子Mrh的调控下,rMrh在玉米体细胞中原初位点发生转座剪切时的修复类型相对单一,既能通过精确修复恢复宿主基因功能,也会因为残留碱基导致宿主基因功能的突变,但是不同遗传位点的自主性转座子Mrh的修复产物序列不尽相同。研究结果明确了经典Mrh/rMrh双元转座子系统中rMrh的转座剪切修复特性,在丰富对Mutator转座子遗传特性认识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应用这一转座子系统创制玉米新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组学遗传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转基因定量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数字PCR方法被广泛认可为核酸精准定量的黄金标准,但缺乏与之相互验证的新型核酸定量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然而,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高通量测序技术主要用于核酸定性序列测定,但其在核酸定量领域的应用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以含有转基因T-NOS、P-35S、CP4-EPSPS和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的质粒DNA标准物质为检测对象,采用免扩增建库的方法,比较了NGS、三代测序以及数字PCR定值的差异。结果表明,NGS测序结果与数字PCR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发现突显了目前核酸定量技术中的挑战和需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代测序结果与数字PCR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显示了其作为转基因核酸精准定量方法的潜力。这一发现为未来转基因产品标识阈值的制定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和参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动物线粒体基因常常被作为系统发育研究、环境DNA、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如COX1、12S rRNA等,而不同学者使用的位点各不相同,导致参考数据库难以统一,而使用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本地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对环境DNA研究尤为重要。根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内10个保守位点开发了针对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富集探针,利用该探针富集并组装、注释了17 种共19只采集于上海地区的鸟类样本的线粒体基因组,在没有白腹鸫(Turdus pallidus)参考线粒体基因组的条件下组装获得了该物种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同时,针对白腹鸫样本“不富集,直接建库”和“先富集,后建库”两种方法的测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因富集可以显著提高全基因组文库中线粒体DNA的占比;随后对两种方法的测序结果进行随机抽样,结果表明在约40 000条序列(约0.012 G测序量)的极端情况下,富集后结果可达到约75%的覆盖度,而未富集的样本仅有约25%的覆盖度;在测序量约0.24 GB时,富集后的样本首次达到100%覆盖度。相对于传统使用引物逐段扩增获取线粒体基因组的方法,研究提出的RNA探针为获取鸟类线粒体基因组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方法。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探讨家蚕微孢子虫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云南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云南省不同养蚕地区收集了感染微孢子虫的病蚕样品,分离纯化家蚕微孢子虫并提取基因组,克隆SSU rD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DNA)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蚕区Nosema bombycis 分离株SSU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遗传距离小于0.006,它们在长度和多个位点存在差异,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态性;ITS遗传差异较为显著,序列中存在多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单碱基的转换和颠换。基于SSU rDNA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分离株系间存在遗传分化,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无直接联系。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蚕区家蚕微孢子虫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在植物乳制品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然而,关于UHT对植物乳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并未探明。为解决植物基酸奶在灭菌过程中存在的蛋白过度变性和微生物残留问题,研究了1∶8、1∶10、1∶12、1∶14、1∶16共计5个料液比梯度的核桃酸奶,探讨了UHT处理下不同料液比对搅拌型核桃酸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料液比下,核桃酸奶的pH和酸度在发酵过程中表现出一致的趋势。料液比为1∶12时,核桃酸奶具有最高的硬度、稠度和持水性,分别为211.37 g、464.51 g·s和83.54%,相对于其他料液比有效地改善了核桃酸奶的品质特性。料液比为1∶8时,核桃酸奶具有最小的粒径,为37.63 μm。综上,通过对核桃酸奶进行UHT处理并使用适宜的料液比,可以明显地改善核桃酸奶的品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搅拌型核桃酸奶产品的生产提供关键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血小板是维持机体稳态和应对疾病感染等的关键血液成分,其无核特征以及转录本和蛋白质来源的多样性导致血小板的转录组和蛋白组相关性普遍偏低。前期研究已解析了血小板蛋白质组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感染不同阶段的动态表达模式,但对其具体来源未作深入分析。为了解血小板对奥密克戎感染的应答机制,对血小板蛋白组与转录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蛋白分子的来源。结果发现,血小板转录组变化相较于蛋白组更为剧烈,且二者的变化存在差异。感染后血小板转录组与蛋白组共同上调的基因/蛋白主要富集了固有免疫、抗病毒免疫反应等特征,提示相关蛋白可能来自血小板内RNA翻译。血小板蛋白组单独上调的蛋白特征包括急性炎症反应、吞噬识别作用等,提示该部分蛋白可能由血浆直接摄入或与其他细胞互作所得。此外,血小板转录组也单独上调RNA代谢过程、RNA剪接的调控等相关基因。研究结果为探究奥密克戎感染条件下血小板RNA和蛋白质的来源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儿童血浆代谢物的变化,以寻找儿童OSA的候选代谢标志物及诊断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OSA的儿童5例及健康儿童7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3 mL后利用GC-MS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分析,并富集相应的代谢通路。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SA患儿共筛选出105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表达上调有65个,表达下调有40个;差异代谢物富集在29条代谢信号通路,其中12条具有显著差异,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柠檬酸盐循环、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OSA患儿血浆中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等代谢物含量的明显变化可能是OSA儿童发病的潜在机制。
巨噬细胞吞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后形成的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标志。在巨噬细胞摄取ox-LDL过程中,清道夫受体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清道夫受体A1(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1,SR-A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OX-1)发挥着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与炎症相关的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如TLR4,通过激发炎症反应影响ox-LDL的摄取,然而两者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和TLR如何相互影响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通过对经典清道夫受体和TLR4在ox-LDL摄取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新的靶点提供思路。
为了探讨纳米气泡氢水(nano-bubble hydrogen water, NBHW)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 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使用8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CON)、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NBHW组、卡泊三醇组(clobetasol propionate,CLO)以及联合组(CLO+NBHW)。处理后在小鼠维持原处理同时开始造模,背部去毛皮肤处以及耳朵处涂5% IMQ乳膏。记录小鼠皮损变化,用(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银屑病皮损评分评估小鼠的皮损表现。同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对皮肤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对棘层肥厚程度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各组小鼠脾脏指数情况。此外,利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氧化指标,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在血清及小鼠背部皮损中的表达水平。评估NBHW对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组银屑病小鼠造模成功, NBHW组炎症情况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较NS组和CON组轻微。NBHW处理可以明显减轻咪喹莫特诱发模型小鼠炎症情况和组织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相对于CON组,NBHW组等组织中炎症因子下调;MDA水平低于CON组。结果表明,NBHW对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不仅在皮肤病变的改善上有明显作用,还能够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及氧化指标的表达。
目前,肥胖已被公认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研究发现,训练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并改善其脂代谢,且Wnt3a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影响脂肪组织中Wnt3a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环境下训练后营养肥胖型大鼠血清外泌体Wnt3a的表达变化以完善训练影响脂代谢的理论体系。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40只肥胖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常氧训练组(CE)、常氧安静组(C)、低氧训练组(HE)、低氧安静组(H),进行4周干预训练。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肾周脂肪的质量以及体长;通过血脂生化检测盒来检测大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以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的水平;分离血清外泌体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发现,低氧训练使肥胖大鼠体质量、脂体比、Lee's指数、TC、TG和LDL-C降低(P<0.05),HDL-C升高(P<0.05);TEM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组、H组、CE组以及HE组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外泌体胞外囊泡样结构,并在外泌体WB检测中均发现CD9、CD63和TSG101条带,WB检测结果发现,进行单纯低氧或单纯运动Wnt3a蛋白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变化,低氧环境下Wnt3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3种干预方式均可改善肥胖大鼠的血脂水平,低氧训练更为显著;低氧训练提升血清外泌体中Wnt3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