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
生物技术进展
2013年 第3卷 第6期
发布日期:2013-11-25
食品生物技术专刊
综述
贮藏与保鲜
-
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王静,郑永华
-
2013 Vol. 3 (6):
393-398.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6.03
-
摘要 (
)
PDF
(1137KB)(
)
-
果蔬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采后病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控制
果蔬采后病害,延长货架期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
化学防腐剂等传统保鲜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采
后病害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拮抗菌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望成为取
代传统保鲜技术的有效途径。目前,人们已经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多种拮抗菌,并
将其应用到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综述了拮抗菌在果蔬采后
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可能
的研究方向,为拮抗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生理生化
-
固体发酵裂褶多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钟葵,佟立涛,刘丽娅,周闲容,钟昕,周素梅
-
2013 Vol. 3 (6):
421-426.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6.09
-
摘要 (
)
PDF
(1631KB)(
)
-
以麦麸和玉米芯为原料固体发酵生产裂褶多糖(schizophyllan,SPG),采
用辐照技术降解处理SPG(irradiated schizophyllan,ISPG),研究辐照前后裂褶
多糖分子量、体内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变化。结果显示,辐照能有效降低天然SPG
分子量,分子量从106~107 Da(SPG)降低到104~105 Da(ISPG)。SPG和ISPG均具
有良好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SPG和ISPG中剂量(100 mg/kg体重·d)和低剂量(
50 mg/kg体重·d)组均对S180荷瘤小鼠羊红细胞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和脾
细胞介导羊红细胞定量溶血值(QHS)具有显著增强功效,ISGP中剂量组(100
mg/kg体重·d)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效果,提升小鼠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SPG和ISPG不同剂量组抑瘤率均在45%以上,ISPG中剂量组(100 mg/kg体重
·d)抑瘤率最高(74.80%±6.83%)。总体看来,辐照处理后的ISPG比天然SPG具有
更好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
分离与检测
-
超滤耦合径向流色谱分离纯化灵芝多糖的研究
-
邵平,刘青,陈纯彬,秦敏朴,孙培龙
-
2013 Vol. 3 (6):
427-432.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6.10
-
摘要 (
)
PDF
(1625KB)(
)
-
研究了超滤及其径向流耦合对灵芝多糖酶解液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及多糖截
留率。试验选择截留分子量为100 kDa的超滤膜,研究了料液体积流量、超滤时间、
浓缩倍数对多糖超滤效果的影响;比较了超滤耦合径向流色谱法、单一色谱法和
Sevag法的脱蛋白效率。结果表明,超滤法脱除蛋白质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室温、压
力小于30 psi,料液体积流量100 mL/min,超滤时间60 min,浓缩倍数15~17倍,
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2.21%,多糖截留率为63.32%。将超滤与径向流色谱耦合
,蛋白质脱除率及多糖截留率分别高达99.24%和89.52%,相比单一色谱法及Sevag法
,其效率分别明显提高。该项研究表明,超滤耦合径向流色谱脱除蛋白质是可行的
,并具有较高的多糖截留率。
营养与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