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 第14卷 第1期 发布日期:2024-01-25

生物制品研发与技术专题

  • 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对大鼠宫颈炎的治疗作用
  • 刘鑫, 李华, 齐磊, 杨利霞, 于月欣, 徐兰举
  • 2024 Vol. 14 (1): 42-47. DOI:10.19586/j.2095-2341.2023.0129
  • 摘要 ( ) HTML ( ) PDF (1989KB)( )
  • 宫颈炎是一种多发的妇科疾病,给越来越多的女性带来困扰。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炎,该方式的不良反应较大。将重组胶原蛋白开发成局部外用的妇科凝胶剂,用于大鼠宫颈炎的治疗。实验利用25%苯酚胶浆诱导SD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再将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以局部给药的方式注入阴道进行治疗,观察宫颈炎模型鼠外阴红肿情况及脓性分泌物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及马松(masson)染色检查大鼠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组织中IL-6、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评价各治疗组对阴道和宫颈组织中炎症反应的调节及促细胞增殖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阴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P<0.05),宫颈组织出现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Ki-67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阳性对照组、GG01组、GG02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阴道口红肿及分泌物量显著减轻(P<0.05),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无明显水肿和充血现象,组织中显示胶原沉积及有序排列,且GG02组治疗效果更显著;GG02组和阳性对照组中IL-6和Ki-67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炎症反应降低,组织受损细胞增殖水平恢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对大鼠急性宫颈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进展评述

研究论文

  • 基于m5C相关基因构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 安外尔·约麦尔阿卜拉, 布尔兰·叶尔肯别克, 孙莉莉, 刘富中, 迪丽娜尔·叶尔夏提, 郭文佳
  • 2024 Vol. 14 (1): 149-159. DOI:10.19586/j.2095-2341.2023.0134
  • 摘要 ( ) HTML ( ) PDF (6600KB)( )
  • 为了探讨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构建了基于m5C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评估TNB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状况。从基因表达总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TNBC基因表达谱和相应的临床数据。通过Pearson分析确定了99个m5C相关基因,进一步采用单因素Cox分析鉴定出5个与预后有关的m5C相关基因(SLC6A14BCL11AUGT8LMO4PSAT1)并构建了风险评分(risk score)预测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和校准曲线评估了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K-M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均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使用ssGSEA、免疫评分分析和化疗药物对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半最大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差异分析显示,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基因以及大多数化疗药物的IC50值在不同风险组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构建了基于5个m5C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预后预测模型,这将有助于阐明TNBC中m5C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预后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TNBC患者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