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 第11卷 第3期 发布日期:2021-05-25

进展评述

  • 植物精油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 曾桃花,,李文茹,谢小保,施庆珊,张建设
  • 2021 Vol. 11 (3): 279-288. DOI:10.19586/j.2095-2341.2020.0165
  • 摘要 ( ) PDF (1304KB)( )
  •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流机制,广泛存在于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人类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具有至少3种QS系统,即las、rhl和pqs系统,且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级联调控关系,它们共同作用调控着该菌众多毒力基因的表达和毒力因子的产生。近年来,通过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以控制其毒力和致病力,成为一种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防控策略。植物精油是一种天然的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多种精油活性化合物都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QS系统,而且尚未发现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基于此,梳理了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组成及其级联调控关系,简要介绍了植物精油的QS抑制机制和抑制活性,并重点综述了萜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4类精油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从天然化合物中发现和筛选安全、高效的细菌QSI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致病菌的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研究论文

  • 玉米灵芝菌粮营养成分及加工特性变化研究
  • 雷彤彤,王丽花,吴元元,陈妍菲,唐选明
  • 2021 Vol. 11 (3): 322-329. DOI:10.19586/j.2095-2341.2020.0150
  • 摘要 ( ) PDF (2221KB)( )
  • 玉米作为主要的杂粮谷物,营养价值高,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含量丰富,可以预防多种亚健康疾病,受到市场追捧。但是玉米粉营养结构不均衡、加工性差,限制其应用。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改善谷物的营养成分、大分子物质结构和加工特性。基于此,利用灵芝固态发酵玉米,得到玉米灵芝菌粮(简称菌粮),从营养成分、大分子物质结构和加工特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未发酵玉米相比,菌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748%、28.00%,且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提高,而脂肪含量降低了52.56%;维生素C、核黄素和烟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56.19%、73.91%和20.27%,且玉米中缺乏的硫胺素在菌粮中被检测到;菌粮中各类淀粉和纤维的含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11.17%、34.70%,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26.66%,粗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1.07%、21.47%,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了13.57%;菌粮粉粘度降低,水溶性指数提高,吸水性指数和溶胀力降低;此外,与灵芝子实体相比,菌粮中灵芝三萜和灵芝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灵芝子实体的1.68和2.07倍。灵芝固态发酵玉米得到的玉米灵芝菌粮,营养结构更加均衡,功能活性提高,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大分子物质结构发生改变,加工特性得到改善,冲调特性更好。研究结果为食用菌发酵改良谷物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 张掖市不同海拔地区5个胡麻品种品质特性比较分析
  • 缪纯庆,刘秦,范惠玲,王娟,白生文,何淑萍,白静,吴子孝
  • 2021 Vol. 11 (3): 330-337. DOI:10.19586/j.2095-2341.2020.0131
  • 摘要 ( ) PDF (1143KB)( )
  • 胡麻是甘肃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海拔2 400 m以下的河西地区为甘肃高产区。为探明张掖不同海拔高度对胡麻品质特性的影响和不同胡麻品种的最佳种植区域,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分析了张掖市4个不同海拔地区5个胡麻品种的常规品质指标、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蛋白质、粗脂肪、膳食纤维、棕榈酸、十七碳酸、豆蔻酸、二十四碳酸、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的品种和海拔间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山嵛酸、棕榈油酸、顺-11-二十碳一烯酸、亚油酸、γ-亚麻酸和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含量随海拔高度不同,变化较小,稳定性好。在高含油量育种目标的基础上,兼顾高三大主要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低两大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高蛋白质等其他品质育种目标的角度考虑,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巷道镇和民乐县三堡镇、民乐县六坝镇,最适宜种植的胡麻品种分别是5-9812-2-1、09-3-11、张亚2号。不同海拔高度对胡麻各品质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张掖市作为优质胡麻籽生产基地,可利用不同胡麻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不同,大力发展胡麻籽品质育种和胡麻籽综合开发等。
  • 黑鲷ELO基因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许广平,张志勇,任忠宏,张志伟
  • 2021 Vol. 11 (3): 344-352. DOI:10.19586/j.2095-2341.2020.0143
  • 摘要 ( ) PDF (7604KB)( )
  • 黑鲷是一种抗逆性强的海水经济鱼类,但在长江以北无法在室外自然越冬,每年进行室内越冬又耗时耗力。为了培育黑鲷耐低温品系,探究黑鲷低温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了黑鲷脂肪酸延长酶(fatty acid elongase,ELO)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运用DNAman 8软件对黑鲷、金头鲷、鱖鱼、斜带石斑鱼、鲤鱼等5种鱼类的ELO蛋白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和进化关系;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黑鲷ELO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信号肽、跨膜区、剪切位点、蛋白磷酸化、糖基化、二级结构、结构域、分子功能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并进行同源建模与三维结构预测。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黑鲷与其他鱼类之间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在所分析的5种鱼类中,黑鲷与金头鲷亲缘关系最近,与鲤科鱼类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LO蛋白为碱性、小分子、稳定、非分泌型亲水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该蛋白质中存在22个剪切位点、19个磷酸化位点和 9个赖氨酸糖化作用位点,没有糖基化位点和信号肽;其包含多种二级结构,其中以α-螺旋为主,存在1个结构域及7个跨膜区域;ELO蛋白与其他10个蛋白质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可能影响雌激素合成。通过对黑鲷ELO基因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判定其与低温耐受相关。研究结果为黑鲷耐低温品系选育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 优化CD115稳定性因素以精确检测小鼠单核细胞及其亚群
  • 刘怡宁,宋濬哲,蒋晓,陈超,周圆,邢文
  • 2021 Vol. 11 (3): 361-368. DOI:10.19586/j.2095-2341.2021.0028
  • 摘要 ( ) PDF (8746KB)( )
  • 单核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核细胞数量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炎症或其他疾病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单核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可了解单核细胞占比变化,有助于揭示单核细胞在疾病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鉴于小鼠单核细胞特异性抗原CD115的稳定性较差,在流式检测过程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探讨CD115抗原-抗体结合前后温度和放置时间对其影响及多聚甲醛(paraformalclehyde,PFA)固定对CD115稳定性的保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合流式抗体CD11c、 CD49b、 Ly6G、 Ter119、 CD3e 和 B220选定阴性细胞群,再用CD11b和CD115圈门得到双阳性的单核细胞,最后根据Ly6C表达强弱区分单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温度和放置时间对小鼠单核细胞CD115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将小鼠样本在冰上放置6 h时,CD11b和CD115双阳性细胞比例仍保持稳定,在室温放置1 h即明显下降,在37 ℃放置0.5 h则大部分消失。该结果在抗体结合前后趋势一致。PFA固定后,在4 ℃条件下避光保存, CD11b和CD115双阳性细胞比例可稳定保持3 d。在此优化条件下,应用组合抗体可较好地分析小鼠单核细胞及其亚群,为精准检测小鼠单核细胞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进一步研究单核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
  • IL-13抑制剂在损伤大鼠尾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
  • 陶红平,张觅,游长江,戈惠,刘洋,郑先念
  • 2021 Vol. 11 (3): 369-377. DOI:10.19586/j.2095-2341.2021.0038
  • 摘要 ( ) PDF (8123KB)( )
  • 为了探讨IL-13细胞因子在损伤后大鼠椎间盘退变中的影响,建立了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给予IL-13抑制剂sIL-13Rα2-Fc进行干预,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干预组。分别于4周及6周后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椎间盘形态变化并评分;DMMB法定量分析椎间盘中的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硫酸角质素(keratan sulfate,KS)、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变化;RT-PCR分析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含量。HE和Masson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椎间盘病理改变减小,纤维环排列更规则,破裂部位减小,NP细胞数量增加,胶原纤维减少。sIL-13Rα2-Fc干预增加了糖胺多糖、透明质酸含量,增加了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比,减少了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增加了Ⅱ型胶原蛋白。结果表明IL-13抑制剂sIL-13Rα2-Fc可有效减轻椎间盘退变,并且与作用时间和浓度成正相关。
  • 基于双酶偶联法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的研究
  • 何丽丽,窦文芳,吕海超,薛欣欣,张文,江南
  • 2021 Vol. 11 (3): 393-402. DOI:10.19586/j.2095-2341.2021.0007
  • 摘要 ( ) PDF (2435KB)( )
  • 尿苷二磷酸(uridine diphosphate,UDP)-葡萄糖醛酸是细胞内重要的糖基供体,参与多种代谢途径,也是体外进行糖基化反应的重要糖基供体,但其价格昂贵、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大量使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基于此,利用双酶偶联法氧化UDP-葡萄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并研究反应产物的合成情况。以UDP-葡萄糖为底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为辅因子,利用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源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lucose dehydrogenase,UGD)、猪源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双酶偶联催化合成UDP-葡萄糖醛酸,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确定产物的结构及产物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利用双酶偶联法氧化UDP-葡萄糖所得到的产物为UDP-葡萄糖醛酸。在UGD的作用下,氧化UDP-葡萄糖生成UDP-葡萄糖醛酸,同时辅因子NAD+在LDH的作用下实现循环再生,减少高能产物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对反应的反馈抑制作用,产物的生成率约为60.17%。研究提高了产物UDP-葡萄糖醛酸产物生成量,为后续工业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