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 生物技术进展
    2019年 第9卷 第6期 发布日期:2019-11-25
    生物传感器专刊

刊首语

  • 刊首语
  • 许文涛
  • 2019 Vol. 9 (6): 0. DOI:10.19586/j.2095-2341.2019.0102
  • 摘要 ( ) PDF (11953KB)( )
  • 20世纪60年代ClarkLyon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开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生物传感器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共同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领域,又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复杂体系中能连续监测的特点,在近几十年获得了蓬勃而迅速的发展。凭借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使生物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的需求,尤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质量安全、药物合成筛选、环境监测与保护、卫生检疫、司法鉴定、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反应的电化学过程,而是根据生物学反应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如光效应、热效应、场效应和质量变化等)来设计各种精密探测装置,形成了光纤、压电晶体、表面离子体共振、半导体、纳米等器件与酶、抗原、抗体、核酸、细胞、天然受体或合成受体等生物元件组成的各种生物传感器类型。随着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材料尺寸越来越小,纳米技术引入生物传感器领域后,加速了与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等学科相关的各类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这给当前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极大发展,人们对“功能核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是一类可替代传统蛋白酶及抗体、具有独立结构、执行特定生物功能的核酸分子的统称,包括适配体、切割核酶、错配核酶、三链核酸、人工核酸、四链核酸、发光核酸、探针、引物、核酸纳米材料、核酸金属复合物等,且由于本身是核酸,易于编辑、裁减和修饰。通过对不同功能核酸的裁减、融合、修饰或将具有丰富功能的核酸与新兴纳米材料相结合,催生出具有更多复合传感功能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极大的丰富了生物传感器的种类,推动了生物传感器学科的发展。与传统方法相比,它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特异性强、适合于即时监测(POCT)等特点,在基因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控、药物研究等领域显示出极强的应用性。

        基于此,本刊特向生物传感器领域的专家学者邀稿,集结成本期“生物传感器”专刊,专刊针对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界面化学与电化学组装联用、功能核酸新型自组装、功能核酸DNA水凝胶的制备与组装、气体压强、新型发光适配体及等温扩增技术在传感中的应用做了系列专题文章,对近期新型“生物传感器”相关研究做了亮点梳理和抛砖引玉式的展示,以期促进生物传感器行业及产业的发展。

基础研究论述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 基于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 王心一,刘榜,谌阳,许文涛,周翔
  • 2019 Vol. 9 (6): 641-646. DOI:10.19586/j.2095-2341.2019.0104
  • 摘要 ( ) PDF (3625KB)( )
  • 近年来,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鉴定畜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是打击掺假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利用不对称PCR技术(asymmetric PCR,As-PCR),并结合G-四联体的功能特点,建立了一种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以鉴定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以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并在限制性正向引物的5′端加上一段G-四联体的反向互补序列,通过As-PCR扩增出大量含有G-四联体序列的单链DNA(single strand,ssDNA),生成的ssDNA在K+的作用下可与氯高铁血红素(hemin)结合形成具有DNA核酶(DNAzyme)活性的G-四联体-hemin复合物。该复合物可催化H2O2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琳-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2-\]的反应,从而生成绿色的反应产物,结果可用肉眼观察,无需电泳、测序等常规检测步骤。通过对As-PCR反应条件和体系的优化,该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准确、快速的鉴定,可稳定检测出的混合肉样中羊源性成分的最低质量分数为5%。研究所建立的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具有简便、灵敏、可视化、低成本等优点,可用于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制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