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
生物技术进展
2014年 第4卷 第5期
发布日期:2014-09-25
进展评述
-
转基因技术在能源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谭芙蓉,代立春,吴波,秦晗,祝其丽,王文国,汤晓玉,潘科,苏海锋,胡启春,何明雄,
-
2014 Vol. 4 (5):
310-317.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4.05.02
-
摘要 (
2030
)
PDF
(1171KB)(
1716
)
-
由于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植物以其安全、环保、可再生和低成本等特性,成为能源开发的一个热点。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新型能源植物新品种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能源植物的概念和分类,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植物总生物量、降低植物木质素的含量、在植物中过表达纤维素降解酶、以及提高油料植物含油量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该技术在能源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的能源植物新品种培育等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运动发酵单胞菌在生物炼制中的研究进展
-
何明雄,吴波,谭芙蓉,王景丽,税宗霞,秦晗,代立春,胡启春,
-
2014 Vol. 4 (5):
331-339.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4.05.05
-
摘要 (
1899
)
PDF
(1223KB)(
1895
)
-
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炼制技术已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和难点。欧盟国家和美国的中长期生物质能源发展路线图中均将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技术作为重要目标,但是目前整体水平尚处于中试阶段。我国的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非常丰富,将其转化成燃料乙醇及生物基础化学品等具有较大的潜力,但当前要想实现商业化生产,还面临着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缺乏能够同时高效利用纤维素类水解物的发酵菌株,已成为纤维素生物质高效与高值转化的关键制约因素。运动发酵单胞菌是目前唯一一种通过ED途径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的微生物,其独特的代谢途径使其成为构建产乙醇工程菌的优选宿主之一;同时由于该菌具有较高的糖利用效率等优点,也是其他生物基化学品生产的重要候选平台微生物,如山梨醇、葡萄糖酸、丁二酸和异丁醇等。本文从该菌的研究历程、分子生物学基础、菌种改良及该菌在生物能源及生物基化学品等生物炼制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角度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该菌可作为纤维素生物质生物炼制系统的新的重要平台微生物。
研究论文
-
生物基尼龙聚丁内酰胺单体γ-氨基丁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
赵鹤飞,夏泉鸣,邱勇隽,王耀松,蒋丽华,赵黎明
-
2014 Vol. 4 (5):
368-372.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4.05.10
-
摘要 (
2165
)
PDF
(1947KB)(
1133
)
-
为掌握从谷氨酸发酵液提取生物基尼龙聚丁内酰胺单体γ-氨基丁酸(GABA)的技术,本文研究了膜过滤联合离子交换吸附和洗脱的工艺,并且使用活性炭进行脱色。膜过滤过程中初始大跨膜压差为0.85 bar,过滤温度控制在38℃;离子交换过程采用QY\|021\|a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常温下吸附-洗脱的操作方法;经旋转蒸发浓缩后,添加15%(碳对固形物含量之比)活性炭,温度为65℃,搅拌40 min脱色。结果表明:平均膜通量为128 L/m2·h,浓缩倍数为33.3倍。经取样检测膜透过液样品,浓缩液样品计算GABA收率为97.7%,微滤膜以及膜表面污染物上无GABA截留和吸附截留;离子交换经5 BV洗脱后计算收率,吸附-洗脱过程的收率为92.8%;使用活性碳B的脱色率为94.2%,GABA收率为99.2%。该工艺的总收率为85%,该工艺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并且可以通过优化离子交换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提高收率。
-
游离脂肪酶催化蓖麻油制备蓖麻油酸
-
杨威,杜伟,刘德华
-
2014 Vol. 4 (5):
373-378.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4.05.11
-
摘要 (
1852
)
PDF
(1302KB)(
1415
)
-
游离脂肪酶与固定化脂肪酶相比具有成本低、反应速率快等优势,是油脂化工中新的研究方向。前期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酶NS81006能高效催化多种油脂水解,进一步研究其对含独特羟基的绿色石油材料蓖麻油的水解过程,对于促进游离脂肪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影响游离脂肪酶NS81006催化蓖麻油水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温度、酶用量、水用量和搅拌速率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在优化后的条件下48 h水解率可达94.8%,且发现通过离心分离可有效实现NS81006的重复使用,连续回用5个批次,游离脂肪酶仍能有效催化水解反应。而对比高温高压法水解蓖麻油,发现游离脂肪酶NS81006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