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论文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CRISPR-Cas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李凯,,罗云波,,许文涛,
2019, 9 (6): 579-591.
摘要119)      PDF (15118KB)(195)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系统是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一种特有的免疫防御机制,与特殊的Cas蛋白结合后能够有效的对外源的核酸分子进行特异性片段化,并进一步促进其降解。CRISPR-Cas系统具有独特的靶向性,为开发针对于核酸为底物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根据不同Cas蛋白的性质,建立了独特的逻辑系统对靶标物质进行准确识别,基于CRI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也开拓了该技术在基因编辑以外领域的应用。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起源、作用机制和科学分类,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作用方式以及识别底物进行了分类,并对基于CRISPR-Cas系统的高效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电化学联用的DNA传感器研究进展
张玉昆,,安娜,刘卫晓,宛煜嵩,金芜军,李亮,张晓
2019, 9 (6): 592-598.
摘要95)      PDF (1304KB)(308)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旨在检测物体表面附近折射率的变化,其特点是无标记、实时、灵敏和快速,该技术多用于研究分子的相互作用,包括动力学、效率常数和大分子构象变化等。电化学(electrochemical,EC)技术是一项用于定性定量研究电子转移、物质氧化还原、界面吸附等过程的成熟技术,具有简单、低成本和设备小型化的优点。现有的DNA杂交技术,例如光学、电化学或压电转导技术,主要关注于提高DNA杂交检测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传统的SPR在DNA分析方面,由于无法测量折射率的极小变化而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随着纳米材料的研发和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SPR与EC联用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SPR和EC联用在DNA检测方面的综述鲜有报道。对SPR和EC检测DNA的技术原理、联用方法、应用进展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表面等离子共振和电化学联用的DNA传感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林晟豪,杜再慧,张秀杰,黄昆仑,,刘清亮4,许文涛,
2019, 9 (6): 599-610.
摘要102)      PDF (1187KB)(371)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具有快速、等温、特异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因而近年来基于LAMP原理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开发利用。基于此,对LAMP进行了基本介绍,包括引物设计原理、扩增体系组成及作用、具体扩增过程以及优缺点。然后,重点介绍了基于LAMP的比色生物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其他种类的生物传感器,并对各类生物传感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比较。最后,剖析了LAMP生物传感器目前的不足,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研发低成本、高灵敏度、自动化、微型化的LAMP生物传感器提供参考。
基于Fe 3O 4过氧化物酶活性的Cd 2+和Pb 2+比色传感器
杨文平,,吴远根
2019, 9 (6): 611-619.
摘要89)      PDF (7105KB)(108)   
重金属残留超标是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为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的Cd 2+和Pb 2+重金属离子检测法,以磁性Fe 3O 4纳米粒子(MNP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传感信号输出工具,以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作为靶标识别元件,建立了一个比色传感器。通过可行性分析和条件优化确定检测方法,再通过灵敏度和特异性实验对传感器性能进行评估。在最优条件下,Cd 2+和Pb 2+的最低检测线分别为0.108 μmol/L和0.117 μmol/L。该检测方法检测成本低、检测过程快速简单、检测结果肉眼可见,凭借手持式光度计即可实现定量分析。此外,该方法受其他离子干扰相对较小,特异性较强。该传感器的建立将使重金属的现场实时快速检测成为可能,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
气体生物传感器的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粟元,李舒婷,许文涛,
2019, 9 (6): 620-626.
摘要87)      PDF (2278KB)(400)   
气体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识别、生物转化及气体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它通过“酶”构建产气体系,利用气体浓度仪、气压仪、pH计检测气体浓度值、气压值、pH,并通过数值或肉眼观察颜色变化后建立分析浓度、气压、pH、颜色与靶物质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靶物质的快速、准确、灵敏地定性定量检测。介绍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性质,总结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综述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识别原理和信号输出方式,并对气体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材料、搭建方式提出了展望。
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粟元,李舒婷,许文涛,
2019, 9 (6): 627-632.
摘要86)      PDF (2064KB)(300)   
气体生物传感器是基于生物识别、生物转化及气体信号输出的传感器。近年来,由于气体生物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细胞、蛋白等靶物质的检测中。介绍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性质和分类,并分别阐述了蛋白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核酸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模拟酶介导的气体生物传感器和其他气体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展望了气体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手段和应用前景,为气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孔雀石绿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丰敏,杜宁,张洋子,李相阳,许文涛,刘海燕
2019, 9 (6): 633-640.
摘要155)      PDF (930KB)(526)   
荧光适配体作为一种无需标记的荧光探针,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并被应用于多种靶物质(如ATP、RNA)的检测,是目前适配体研究领域的热点。孔雀石绿适配体(malachite green aptamer,MGA)属于荧光适配体,其能通过配体诱导折叠形成结合口袋,进而促进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的发光。目前,已经筛选得到的MGA的种类较少,主要介绍了已知的MG RNA适配体及其变构体和MG DNA适配体的特性,以及影响MG-MGA复合物荧光强度的因素。同时,还对主要的MG衍生物和共聚物进行了总结。最后,综述了MGA在生物传感、荧光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并对MGA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GA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指导。
基于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王心一,刘榜,谌阳,许文涛,周翔
2019, 9 (6): 641-646.
摘要93)      PDF (3625KB)(349)   
近年来,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鉴定畜产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是打击掺假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此,利用不对称PCR技术(asymmetric PCR,As-PCR),并结合G-四联体的功能特点,建立了一种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以鉴定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以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并在限制性正向引物的5′端加上一段G-四联体的反向互补序列,通过As-PCR扩增出大量含有G-四联体序列的单链DNA(single strand,ssDNA),生成的ssDNA在K+的作用下可与氯高铁血红素(hemin)结合形成具有DNA核酶(DNAzyme)活性的G-四联体-hemin复合物。该复合物可催化H2O2与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琳-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2-\]的反应,从而生成绿色的反应产物,结果可用肉眼观察,无需电泳、测序等常规检测步骤。通过对As-PCR反应条件和体系的优化,该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对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准确、快速的鉴定,可稳定检测出的混合肉样中羊源性成分的最低质量分数为5%。研究所建立的G-四联体比色生物传感器具有简便、灵敏、可视化、低成本等优点,可用于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制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