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进展 ›› 2019, Vol. 9 ›› Issue (3): 283-289.DOI: 10.19586/j.2095-2341.2019.0010
张文倩,王亚梁,朱德峰,陈惠哲,向镜,张义凯,武辉,胡国辉,易子豪,张玉屏*
ZHANG Wenqian, WANG Yaliang, ZHU Defeng, CHEN Huizhe, XIANG Jing, ZHANG Yikai, WU Hui, HU Guohui, YI Zihao, ZHANG Yuping#br#
摘要: 为了揭示夜间温度升高对灌浆过程中籽粒灌浆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在水稻灌浆的3个时期P1(水稻开花后的前10 d)、P2(水稻开花后11~20 d)和P3(水稻开花后21~30 d),均设置21℃(T1)、25℃(T2)和29℃(T3)3种不同的夜间温度处理,日间最高温度为32℃,研究水稻灌浆期间,不同灌浆时段夜温升高对水稻籽粒淀粉和蔗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开花后的P1时期和P2时期籽粒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受夜温升高的影响较大,其中P1时期是淀粉代谢对夜温变化最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P1),夜温升高,淀粉含量显著上升,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也随之上升,蔗糖含量下降;蔗糖合成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下降,蔗糖磷酸合成酶日间酶活性上升而夜间下降,这说明夜温升高对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持续效应,即日间酶活性也会受到夜温升高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明确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气候变化对籽粒物质积累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