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论文

计量与标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流式核酸单分子计数方法研究进展
王迪,吴枭,王志栋,高运华
2020, 10 (6): 573-578.
摘要70)      PDF (1503KB)(163)   
研发精确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提升对微量样本的测量能力,在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尤其重要。流式核酸单分子计数是一种基于“计数”技术的定量测量方法,该方法无需聚合酶链式反应而对荧光标记的靶分子直接定量,测量结果直接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作为潜在的基准计量方法,它是当前核酸定量测量技术的重要补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转基因标识、食品药品残留检测等多个领域。对流式核酸单分子计数方法的原理、检测体系的硬件组成以及数据分析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方法对构建生物计量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
数字PCR技术在核酸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应用
郑子繁,柳方方,刘卫晓,金芜军,李亮
2020, 10 (6): 579-584.
摘要61)      PDF (1449KB)(217)   
在标准物质研制领域,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同时基于核酸的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又推动了核酸标准物质的进程。核酸标准物质需要高级别、精准的定值方法,数字PCR作为单分子定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PCR是一种测定核酸分子的绝对定量方法,如微滴式数字PCR是采用油包水形成的微滴作为反应室,将含有DNA模板的反应溶液分配到大量独立的反应室中进行扩增反应,再通过统计反应室中的阳性信号来定量DNA的拷贝数,从而达到精确定量核酸拷贝数的目的。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数字PCR及其在核酸标准物质研究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综述了其在转基因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参考。
数字PCR仪校准方法研究
王尚君,董莲华
2020, 10 (6): 585-589.
摘要79)      PDF (2053KB)(288)   
数字PCR仪是核酸绝对定量的重要仪器,因此确保数字PCR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通过对国内市场上数字PCR仪的比较分析,剖析了数字PCR仪的性能指标,对数字PCR仪的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设定了拷贝数浓度相对示值误差、拷贝数浓度重复性、荧光通道一致性和反应单元个数重复性作为数字PCR仪整机校准的计量技术指标,采用具有溯源性的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对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校准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操作性强,能够满足仪器技术要求以及用户需求, 提高了数字PCR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数字PCR 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HPV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杨佳怡,陈桂芳,高运华,王志栋,吴枭
2020, 10 (6): 590-596.
摘要119)      PDF (1115KB)(163)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且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已有研究表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HPV的检测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是基于PCR技术,对HPV的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而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比。标准物质作为计量校准的有力工具,可以应用于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讨论了针对HPV的常见检测方法与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形式核酸标准物质和参考品的特点,以期为HPV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和使用提供参考,以用于宫颈癌的科学诊断。
蛋白质含量计量技术研究进展
王仙霞,,武利庆,杨彬,张宁,苏萍,杨屹
2020, 10 (6): 597-606.
摘要45)      PDF (1896KB)(130)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进步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对测量结果准确可比的需求催生了蛋白质计量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蛋白质含量计量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综述了迄今蛋白质含量计量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突破,介绍了质量平衡、同位素稀释质谱、定量核磁、电喷雾-差分电迁移-颗粒计数、高效液相色谱-圆二色光谱在蛋白质含量计量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蛋白质含量计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蛋白质活性计量技术研究进展
王仙霞,,武利庆,杨彬,张宁,苏萍,杨屹
2020, 10 (6): 607-612.
摘要60)      PDF (2518KB)(251)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已经从现象描述发展到了精准定量的阶段,国际上蛋白质计量技术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蛋白质计量的框架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值传递方法,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研究模式。综述了迄今为止蛋白质活性计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突破,重点介绍了酶催化活性浓度、蛋白质免疫亲和活性浓度计量技术及其应用。最后对蛋白质活性计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六种作物内标准基因开发与检测研究进展
高佳奇,陈硕,王迪,龙艳,李亮,张晓
2020, 10 (6): 613-622.
摘要72)      PDF (1176KB)(231)   
内标准基因(internal reference gene)是指能够区分物种的特异性、具有单一或恒定的低拷贝数、低变异的保守DNA序列。指定作物种类的内标准基因在转基因成分检测、物种及其产品判别等众多领域内作为鉴别其他物种的主要遗传标志,尤其是在转基因产品定量定性检测中,可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物种来源以及转基因含量,对转基因产品定量定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种作物的内标准基因被开发,其中玉米、油菜和水稻开发的内标准基因数量较多,但仍缺乏更为透彻的比较研究,导致选择与应用较为困难。基于此,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6种检测或鉴定需求较大的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油菜、棉花、水稻和小麦)的内标准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常见作物的内标准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研究,以期为植物源性、转基因成分及相关检测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质量平衡法及其在标准物质定值中的应用进展
郑子繁,刘卫晓,金芜军,李亮
2020, 10 (6): 623-629.
摘要366)      PDF (1146KB)(313)   
为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可比性,测量结果需溯源至适当的、规定的参考标准。对于化学、生物、工程、物理学领域的材料和样品测量,该参考标准为标准物质。由此可见,标准物质的定值对物质的检测及定量是十分重要的。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是一种足够均匀的、具有一种或多种相对容易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可用于给材料赋值、评价测量方法及校准测量仪器等。质量平衡法作为标准物质的定量方法之一,是一种常用的纯度测量方法,将水分、灰分、挥发组分、无机元素等杂质的含量从100%中扣除,再根据主要组分在有机组分中的百分比来确定物质纯度。质量平衡法具有较高准确度,能够溯源到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且若使用基准方法测量样品中的主成分及各部分杂质以完成整个质量平衡法的测量,质量平衡法则有望成为新的基准方法。基于此,对质量平衡法原理及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的研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近期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探索质量平衡法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更多可能。
人D6S1043-1型STR质粒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严安心,陈静,刘洪迪,李永久,彭柱,赵禾苗,李亮,赵兴春
2020, 10 (6): 630-636.
摘要62)      PDF (3276KB)(278)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是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类具有长度多态性的DNA序列,由含2~6个碱基对的重复单位串联构成。DNA STR分型检验是当前法庭科学进行个体识别和亲缘鉴定的主要依据。STR分型标准物质是DNA STR检验量值溯源的基础和关键物质,对其进行研究将极大推动我国法庭科学DNA STR检验的标准化进程。以STR基因座D6S1043为例,介绍人类基因组中STR序列的质粒DNA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首先,合成包含13个重复单元(\[ATCT\]13)的D6S1043序列(定义为D6S1043-1)并将其与pUC57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制备质粒溶液。其次,通过酶切鉴定、Sanger测序、多种STR分型试剂盒的分型鉴定等方法检验DNA序列的准确性。再次,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方法(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质粒浓度,评估质粒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最后,由8家实验室协作,测定浓度标准值,综合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过程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得到总不确定度;由6家实验室协作,测定D6S1043-1的分型值。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在-20 ℃可保存6个月,在4 ℃可保存14 d;核酸拷贝数为(7.7±1.2)×103 copies·μL-1;在D6S1043基因座上的分型值为13。人D6S1043-1型STR质粒DNA标准物质 \[编号:GBW(E)091072\] 是我国法庭科学DNA检验领域首批有证标准物质之一,其研制过程为其他STR基因座的质粒DNA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