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
生物技术进展
2013年 第3卷 第3期
发布日期:2013-05-25
进展评述
-
酵母分泌系统工程化改造研究进展
-
常亮,刘晓志,孟雅娟,马志珺,高健
-
2013 Vol. 3 (3):
185-189.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 .
-
摘要 (
)
PDF
(1068KB)(
)
-
酵母真核表达系统具有生长迅速、安全性好、发酵密度高等优点对于外源蛋白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外源蛋白的产量常常受到一些内源性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发酵工艺、载体系统及宿主菌株等方面的工程化改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通过遗传修饰对菌株的工程化改造可以有效克服酵母分泌途径中的不足。目前的菌株改造策略主要针对外源蛋白酵母分泌系统、蛋白酶降解及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其中酵母分泌系统涉及许多互相影响制约的因素,对其进行的遗传修饰也最为复杂困难。本文针对最新的酵母分泌系统工程化改造策略及其优点进行综述。
研究论文
-
不同继代时间调控棉花愈伤组织褐化死亡和植株再生效率的研究
-
罗晓丽,王志安,肖娟丽,张安红,吴家和
-
2013 Vol. 3 (3):
201-205.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 .
-
摘要 (
)
PDF
(2446KB)(
)
-
棉花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褐化常常严重影响植株再生的效率,如何解决棉花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首次继代的两次褐化死亡高峰,是关系到是否能够大幅度提高棉花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了冀合713和珂字312两品种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与褐化死亡程度、植株再生时间和再生率,结果表明继代时间对棉花愈伤组织两次褐化死亡高峰存在着显著调控作用。在第一次高峰发生时延长继代时间间隔到50 d,可以显著降低愈伤组织继续褐化死亡,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率和缩短胚胎发生时间。在第二次高峰发生时缩短继代时间间隔为15 d,可以显著降低愈伤组织褐化死亡程度,从而增加植株再生率和缩短植株再生时间。通过继代时间间隔的调控,有助于提高两个棉花品种的转化效率,为棉花基因功能验证和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保证。
-
转TsVP基因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
-
张志方,刘亚,任雯,戴陆园
-
2013 Vol. 3 (3):
206-210.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 .
-
摘要 (
)
PDF
(1099KB)(
)
-
以转TsVP基因玉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复干旱法测定玉米苗期存活率和反复干旱存活率,并对株高、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籽粒产量等指标进行抗旱性考察,通过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抗旱隶属度。结果显示,P<0.05时,关联系数大小为株高>REC>根冠比>MDA含量>RWC>Chl含量,隶属度大小为TsVP5>TsVP6>Y478;苗期存活率受品种和干旱处理次数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显著;Chl含量为辅助指标,其他为主要指标;品种抗旱性大小为TsVP5>TsVP6>Y478。
-
阴沟肠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
周利伟,张艳丽,,左冬阳,张伟,张宇宏
-
2013 Vol. 3 (3):
211-217.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3.11
-
摘要 (
)
PDF
(2668KB)(
)
-
过氧化氢酶又称触酶,在食品、纺织和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本研究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XTL13中克隆得到一个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该基因全长2 250 bp,编码749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将cat1基因连接pPIC9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得到高效表达CAT1的重组酵母菌株。在摇床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可达300 U/mL。重组CAT1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6.5,比活力为1 667 U/mg;50℃处理2 h或pH 5~8处理1 h后,仍然能保留80%以上的酶活力。当CAT1与葡萄糖氧化酶(GOD)联合使用(酶活力比例为1∶30)时,能够解除过氧化氢对GOD活力的抑制,使得GOD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过氧化氢酶重组菌株的方法。
-
重组草酸脱羧酶的表达及诱导条件优化
-
韦成昱,林日辉,梁跃,龙寒,禤金彩
-
2013 Vol. 3 (3):
218-222.
DOI:10.3969/j.issn.2095-2341.2013.0 .
-
摘要 (
)
PDF
(2518KB)(
)
-
本文研究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重组草酸脱羧酶的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重组草酸脱羧酶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 8.0,诱导时机为3 h,添加IPTG 0.4 mmol/L,MnCl2 6 mmol/L,诱导表达10 h,在此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产草酸脱羧酶960 U。